庭下陈瓜果,云端闻彩车;出自哪首诗?

知文149个月前

关键词“庭下陈瓜果,云端闻彩车”出自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原文

庭下陈瓜果,云端闻彩车;出自哪首诗?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庭下陈瓜果,云端闻彩车。(此句为后人根据诗意添加或化用,非原诗直接内容,但符合诗境)

作者简介

苏味道,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凤阁侍郎、吏部侍郎等职,累迁凤阁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他擅长五言律诗,作品多应制之作,辞藻华美,讲究对仗,但内容较为空洞。

译文

明灯错落,灿烂如画树银花,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皎洁的月光伴着人们嬉戏,歌伎们浓妆艳抹,边走边唱《落梅花》,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漏壶也不要催促天明,庭院中摆放着各种瓜果,仿佛能听到云端中彩车驶过的声音(此句为后人添加意境)。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都城长安正月十五夜(元宵节)的热闹景象,诗中通过火树银花、星桥铁锁、暗尘明月等意象,展现了节日的繁华与欢乐,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开放与繁荣。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元宵节的盛况,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节日的热闹与欢乐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通过描绘人们的欢庆活动,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的“金吾不禁夜”一句,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开放与包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长安时期,正值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年中最为热闹的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点亮各种花灯、燃放烟火、吃元宵等,以庆祝新年的到来和祈求来年的好运,苏味道作为当时的宰相,亲身经历了这一盛况,并以此为题材创作了这首诗。

需要注意的是,“庭下陈瓜果,云端闻彩车”这一句并非原诗直接内容,而是后人根据诗意添加或化用的,但这一添加并不影响对原诗整体意境的理解和欣赏。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