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风阁黄昏夜,开轩内晚凉”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虽然直接包含关键词的句子在原文中未完全对应,但“天阶夜色凉如水”与“开轩内晚凉”意境相近,且整首诗描绘了黄昏至夜晚的秋景,符合关键词所营造的氛围。)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出众,诗文兼擅,尤其擅长七言绝句,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译文:
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凝视天河两旁的牵牛织女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心生羡慕,也流露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首句写秋景,用“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露凉,“凉如水”不仅写出了秋夜的凉意,还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凄清,四句写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星,夜深了还不想睡,表现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构思巧妙,语言质朴流畅,感情蕴藉婉约,艺术感染力很强,颇能代表杜牧七绝的艺术成就,从形式和结构上看,全诗描景状物细致入微,场景描写与人物感情紧密结合,含蓄委婉,余味无穷,这首诗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映衬的手法,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抒发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是杜牧大中年间任东川节度使判官时所作,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才士埋没,士族衰微,而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四朝又特别荒淫无道,过着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而一些有志改革之士却受到排挤打击,杜牧有经邦济世的宏伟抱负,却无从施展,于是在悠悠的秋夕中,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含蓄蕴藉的抒情诗。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直接包含关键词“风阁黄昏夜,开轩内晚凉”的句子并未在《秋夕》原文中出现,但整首诗所描绘的意境与这两个关键词所营造的氛围高度契合,因此可以认为是对这两个关键词的一种诗意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