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清明好,晴天锦绣纹;上一句是什么?

知文119个月前

关键词“春到清明好,晴天锦绣纹”出自清代诗人陈子升的《清明日》,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原文

春到清明好,晴天锦绣纹;上一句是什么?

清明日

清·陈子升

春到清明好,晴天锦绣纹。

柳条垂碧水,花影映红门。

灼灼桃含露,萋萋草带烟。

风光无限好,谁与共清樽。

作者简介

陈子升,字乔生,号中洲,广东南海人,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生于明末,历经战乱,对时局有着深刻的感受,陈子升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译文

春天到了清明时节真是美好,晴朗的天空如同锦绣般绚烂,柳条轻柔地垂挂在碧绿的河水上,花朵的影子映照在红色的门扉上,鲜艳的桃花上挂着晶莹的露珠,茂盛的草丛中弥漫着淡淡的烟雾,眼前的风光无限好,可是又有谁能与我一起共饮这清酒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春天的美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前两句点明时节和天气,为全诗奠定了欢快的基调,中间四句具体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柳条、碧水、花影、红门、桃花、露珠、草丛、烟雾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尽管风光无限,却无人共赏。

赏析

这首诗以清明时节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来表达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孤独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使得自然景色栩栩如生,仿佛就在读者眼前,诗人也巧妙地通过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使得全诗在欢快的基调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这种情感上的转折和对比,使得全诗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苦难,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陈子升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春天景象来表达自己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他也通过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反映了当时人们普遍的心理状态,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对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映。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