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杜鹃花发处,血泪染成丹”出自清代诗人秋瑾的《杜鹃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杜鹃花发处,血泪染成丹。
刻竹编篱护,栽花置石安。
春深红更艳,雨过绿犹寒。
只忆西山外,空余泪满衫。
作者及朝代:
秋瑾(1875年-1907年),字璇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虽为女子,但文采飞扬,武艺高强,胸怀大志,一生都在为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而奋斗,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杰出女性。
译文:
杜鹃花盛开的地方,仿佛是用血泪染成的红色,我用竹子编织篱笆来保护它们,又栽花置石使它们安稳生长,春天深了,杜鹃花更加红艳,雨后绿叶还带着寒意,我只记得在西山之外,那里只留下我满襟的泪水。
释义:
这首诗以杜鹃花为象征,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悲壮的革命精神,杜鹃花被描绘成用血泪染成的红色,象征着革命者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诗人通过刻竹编篱、栽花置石等细节描写,展现了对革命事业的呵护和坚守,而“春深红更艳,雨过绿犹寒”则暗示了革命斗争的艰难和胜利的希望,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革命事业的无限怀念和悲壮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杜鹃花为线索,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秋瑾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诗中杜鹃花的红色被赋予了血泪的象征意义,使整首诗充满了悲壮和激昂的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构思,将革命者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革命激情和爱国情怀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瑾投身革命事业的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封建专制制度的末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秋瑾作为一位杰出的女性革命者,积极投身革命事业,为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而奋斗,在这首诗中,她以杜鹃花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悲壮情怀,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革命斗争的艰难和胜利的希望,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