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年小初登第,皇都得意回”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登科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原文: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作者简介:
孟郊,唐代著名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他早年生活贫困,曾羁留洛阳,屡试不第,直到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孟郊的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擅长五言古诗,以苦吟著称,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译文:
往昔的困顿日子再也不足一提,今日金榜题名令人神采飞扬。
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
释义:
首句“昔日齷齪不足夸”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困顿生活的蔑视和不再提及的态度;次句“今朝放荡思无涯”则展现了诗人中举后的喜悦和心情的无限开阔;第三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诗人骑马疾驰、春风得意的情景;末句“一日看尽长安花”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喜悦和得意之情,仿佛要在一天之内看遍长安的繁花似锦。
赏析:
这首诗是孟郊在四十六岁中进士后所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困顿生活的告别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喜悦和得意之情,语言流畅、生动,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尤其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两句,更是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句,被广泛引用和传颂。
创作背景:
孟郊早年生活贫困,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中举,直到四十六岁时,他才终于考中进士,这次中举对他来说意义重大,不仅意味着他从此可以摆脱贫困的生活,更意味着他多年的努力和才华得到了认可,他在中举后写下了这首充满喜悦和得意的《登科后》。
《登科后》是孟郊在中举后所写的一首表达喜悦和得意之情的诗,诗中充满了对过去困顿生活的蔑视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生动,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