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孔蓍龟久沦没,黄蒿谁认贤愚骨。上一句是什么?

知文119个月前

这首关键词“周孔蓍龟久沦没,黄蒿谁认贤愚骨”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三》,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原文

周孔蓍龟久沦没,黄蒿谁认贤愚骨。上一句是什么?

放言五首·其三

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不遇,一生憔悴向谁知。

周孔蓍龟久沦没,黄蒿谁认贤愚骨。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生门户。

试将前事谕今人,浅固安能得久长。

(注:关键词所在句为节选部分,全诗较长,此处为包含关键词的完整段落)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译文

(关键词所在句译文)

周公、孔子的占卜工具早已失传,如今黄蒿丛中,谁又能分辨出贤者和愚者的遗骨呢?

释义

“周孔蓍龟久沦没,黄蒿谁认贤愚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周公、孔子所使用的占卜工具(蓍草和龟甲)已经失传很久了,现在杂草丛生的墓地中,谁又能分辨出哪些是贤者的遗骨,哪些是愚者的遗骨呢?这里诗人用周公、孔子和占卜工具的失传来比喻世事变迁、真伪难辨,同时也表达了对贤愚不分的感慨。

赏析

这两句诗以周公、孔子和占卜工具的失传为背景,巧妙地引出了对贤愚难辨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强调了世事的无常和真伪的难以分辨,这两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元和十年(815年)被贬江州之后所作,当时,诗人因上书言事而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在贬谪期间,诗人深感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这首诗就是诗人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对贤愚难辨、世事无常的感慨和思考,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