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落去空流水,燕子归来非故乡。的意思及出处

知文113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归叹

唐·刘沧

桃花落去空流水,燕子归来非故乡。的意思及出处

桃花落去空流水,燕子归来非故乡。

芳草连天迷远道,斜阳满树照孤窗。

愁看陌上青青柳,悔听城头夜夜笳。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处是归航。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感慨与思乡之情,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虽然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不算特别突出,但仍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为后人所欣赏。

译文

桃花已经凋谢,只剩下空荡荡的流水;燕子虽然归来,但这里已不再是它们曾经的故乡,芳草连天,遮蔽了远方的道路;斜阳映照,孤独地洒在窗前,愁苦地看着路上那青青的柳树,悔恨当初听到城头上夜夜传来的胡笳声,在梦中清晰地看到了边关要塞,却不知道自己归家的航船究竟在何方。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桃花落去、燕子归来、芳草连天、斜阳满树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之情,桃花与燕子本是春天的象征,但在这里却成了诗人心中愁绪的触发点,因为它们所代表的春天与故乡,都已不再如初。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首联“桃花落去空流水,燕子归来非故乡”以桃花的凋零和燕子的归来,巧妙地引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颔联“芳草连天迷远道,斜阳满树照孤窗”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颈联“愁看陌上青青柳,悔听城头夜夜笳”则通过具体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悔恨和对未来的忧虑,尾联“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处是归航”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梦境,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向往和无法归去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刘沧在异乡漂泊时所作,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许多文人墨客因战乱而流离失所,刘沧可能也是其中之一,在异乡的日子里,他深深怀念着故乡的一切,但现实的无奈却让他无法归去,他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化作诗篇,以表达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法归去的哀愁,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