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去住良关意,养节忍穷非失计。的释义

知文83个月前

诗词原文

送友人

唐·刘沧

知君去住良关意,养节忍穷非失计。的释义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人得似秋光巧,画出山斋杖屦痕。

知君去住良关意,养节忍穷非失计。

他日青云得路时,莫忘林泉旧栖处。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虽然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不算特别突出,但仍有不少佳作流传至今,为后人所欣赏。

译文

水边的芦苇在夜晚凝结了霜花,寒冷的月光与苍翠的山色交相辉映,谁能像秋天的景色那样巧妙,画出你山斋中行走的足迹呢?我知道你离开或留下都是出于深思熟虑,坚守节操、忍受贫困并不是错误的决定,将来有一天你青云直上、仕途得意时,不要忘记这山林泉石间你曾经的居所。

释义

这首诗是刘沧送别友人时所作,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诗中“知君去住良关意,养节忍穷非失计”两句,既体现了对友人选择的理解和支持,也表达了对友人品德的赞赏和钦佩。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以景起兴,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为后文的送别之情做了铺垫,中间两句以问句的形式,巧妙地引出对友人行踪的猜测和想象,既增加了诗的趣味性,也深化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和期望,希望友人在未来的仕途上能够一帆风顺,但也不要忘记曾经的友情和山林生活的美好。

“知君去住良关意,养节忍穷非失计”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支持,也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德的赞赏,在诗人看来,友人选择离开或留下都是出于深思熟虑的考虑,而坚守节操、忍受贫困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这种品质不仅值得赞赏,更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种宝贵财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详考,但从诗中可以推测出,这很可能是刘沧在送别一位友人时所作,当时友人可能面临着去留的选择,而诗人则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在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仕途艰难,许多士人都面临着去留的选择和人生的抉择,刘沧的这首诗正是对这种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