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省月试成语的拼音

知文45个月前
日省月试成语的拼音是rì xǐng yuè shì。

1、日省月试的拼音

rì xǐng yuè shì

日省月试成语的拼音

2、日省月试的释义

每天反省自己,每月检查自己的工作或学习成果,形容经常自省和检查,以求不断进步。

3、日省月试的出处

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务财训农,通商惠工,所以劝百工也;柔远人,所以柔四方之民也;怀诸侯,所以分众也,治国在齐其家,齐其家在修其身,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家不齐不可以治国,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好学不倦,所以勉其志也;近死不忘父母,所以勉其孝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另有《礼记·月令》中提到:“(孟夏之月)是月也,天子乃以彘尝麦,先荐寝庙,是月也,命野虞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劝民,毋或失时;命司徒巡行县鄙,命农夫,无使失时,命司稼,省功作,毋或水旱之不备,是月也,乃命乐师习合礼乐,命太尉,赞杰俊,遂贤良,举长大,行爵出禄,必当其位,是月也,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是月也,聚畜百药,靡草死,麦秋至,断薄刑,决小罪,是月也,命妇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无或差贷,是月也,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合诸侯,不可以伐国树,无伐大树……是月也,日省月试,饬邦国,命百官,各修其职。”但通常“日省月试”这一具体表述更多被理解为对《中庸》等儒家修身理念的概括性提炼,强调日常反省与定期检验的重要性。

4、日省月试的例句

他坚持日省月试,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5、日省月试的成语用法

作为成语,它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非常注重自我反省和定期检查自己的工作或学习成果,以求不断进步,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6、日省月试的示例

李华在学习上一直保持着日省月试的习惯,每次考试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7、日省月试的近义词

自省自查、勤学苦练、精益求精

8、日省月试的反义词

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敷衍了事

虽然“日省月试”的直接出处可能难以精确到某一具体篇章,但它所体现的儒家修身理念在《礼记》等经典文献中多有体现,且这一成语本身也广泛流传于后世,成为鼓励人们自我反省和不断进步的重要格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