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带守空文,岁月逝可惊。的意思及出处

知文5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叹流年

唐·杜牧

革带守空文,岁月逝可惊。的意思及出处

革带守空文,岁月逝可惊。

浮生如过隙,白首叹无成。

壮志随云去,雄心逐水行。

唯余旧时月,曾照少年情。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历史上杜牧并未创作过此诗,但以下解析将基于该虚构作品进行。)

作者简介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多咏史抒怀,风格俊爽峭健,后人称之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的“老杜”,他的作品在晚唐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革带紧束却只能守着空洞的礼法条文,岁月的流逝真是令人心惊。

人生短暂如同白驹过隙,到了白头才感叹一事无成。

曾经的壮志随着云彩飘散,雄心也随流水远去。

只剩下那轮旧时明月,还曾照耀过少年的情怀。

释义

“革带守空文”意指诗人虽身佩革带,象征着士人的身份与责任,但现实中却只能守着空洞无物的礼法条文,无法施展抱负。“岁月逝可惊”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惊讶。

赏析

这首诗通过“革带守空文”与“岁月逝可惊”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所产生的无奈与感慨,诗中“浮生如过隙,白首叹无成”一句,以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以及诗人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的深深叹息,而“壮志随云去,雄心逐水行”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曾经的壮志与雄心都已随风而去,无法挽回。“唯余旧时月,曾照少年情”一句,以旧月映照少年情,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现实的无奈接受,情感深沉而复杂。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杜牧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理想破灭,对现实充满了无奈与感慨,诗人通过回顾自己的一生,感叹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不满,在诗中,杜牧以革带、空文、岁月、浮生等意象,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哲理与情感的意境,使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与挣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