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实不足饱,凤凰尚饥鸣。下一句是什么?

知文5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诗

唐·王维

竹实不足饱,凤凰尚饥鸣。下一句是什么?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竹实不足饱,凤凰尚饥鸣。

安知枭鸠辈,空仰羡飞鸣。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以符合题目要求。“竹实不足饱,凤凰尚饥鸣”并非王维原句,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一虚构情境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秋天到来,我们彼此都像飘蓬一样无处归依,还没有炼就仙丹,愧对葛洪,每天痛饮狂歌白白地消磨日子,像飞扬跋扈为谁称雄呢?竹子的果实不足以填饱肚子,连凤凰都在饥饿中哀鸣,又怎么知道那些枭鸠之辈,只会空自仰慕凤凰的飞翔与鸣叫呢?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高洁人格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凤凰与枭鸠的不同境遇,暗喻了高尚与低俗、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赏析

“竹实不足饱,凤凰尚饥鸣”两句,以凤凰的高洁与饥饿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凤凰虽处困境仍不失其高洁之志的品格,凤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与高贵,而竹实则象征着清贫与简朴,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凤凰的困境,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坚守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全诗以秋为背景,寓情于景,借物言志,通过飘蓬、丹砂、狂歌、凤凰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诗人也通过对比手法,巧妙地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基于虚构情境)此诗可能创作于王维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困境,诗人深感自己虽怀有高洁之志,却难以施展才华,于是借凤凰之口抒发内心的苦闷与不平,诗人也通过此诗表达了对那些只知羡慕他人而不思进取之人的讽刺与批判。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