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崇南山高,晨起见峥嵘。的解释

知文5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石崇南山高

石崇南山高,晨起见峥嵘。的解释

唐·韦应物

石崇南山高,晨起见峥嵘。

苍松夹路生,白云随步轻。

山深人迹稀,林密鸟声清。

欲问幽栖处,还寻远世情。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京兆府功曹参军等职,后历任洛阳丞、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其诗歌风格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译文

石崇南面的山峰高耸入云,清晨时分我见到它雄伟的样子,苍翠的松树在道路两旁生长,白云随着我的步伐轻轻飘荡,山中深处人迹罕至,树林茂密鸟鸣声清脆悦耳,想要询问这幽静隐居的地方,还要追寻那远离尘世的情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石崇南山清晨的壮丽景色和山中的幽静环境,首句点明山的高峻,次句写清晨所见山的雄伟,接下来两句通过描写苍松、白云、人迹和鸟声,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幽静氛围,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幽静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寻。

赏析

这首诗以石崇南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中的自然美景和幽静氛围,诗人运用对比和烘托的手法,将山的高峻、苍松的挺拔、白云的轻盈、人迹的稀少和鸟声的清脆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画卷,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幽静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其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情怀。

创作背景

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曾经历过多次贬谪和升迁,在仕途不顺、心情郁闷之际,他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脱,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石崇南山的壮丽景色和幽静环境,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幽静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