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垂杨管离别,南来北往竞攀折。全诗是什么?

知文3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杨柳枝词

唐·刘禹锡

人道垂杨管离别,南来北往竞攀折。全诗是什么?

城外春风吹酒旗,

行人挥袂日落时。

人道垂杨管离别,

南来北往竞攀折。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创作,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景小物,以抒发个人情感,语言通俗流畅,风格清新自然。

译文

城外的春风吹拂着酒家的旗帜,

行人在日落时分挥动着衣袖告别。

人们都说垂杨柳是离别的象征,

南来北往的人们都竞相攀折它来表达离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城外人们离别的场景,首句“城外春风吹酒旗”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春天的城外,酒旗随风飘扬,营造出一种闲适而又略带离愁的氛围,次句“行人挥袂日落时”直接描绘了行人告别的情景,日落时分,行人挥动着衣袖,依依不舍地告别,后两句“人道垂杨管离别,南来北往竞攀折”则通过人们的行为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主题,垂杨柳作为离别的象征,被南来北往的人们竞相攀折,以寄托他们的离情别绪。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城外人们离别的场景,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春风”、“酒旗”、“行人”、“垂杨”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诗意世界。“垂杨”作为离别的象征,更是被诗人巧妙地运用,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诗人也通过“南来北往竞攀折”的描写,展现了人们离别时的共同情感,使得整首诗具有更强的共鸣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唐代中期所作,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们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离别,诗人通过描绘春天城外人们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们离别情感的深切同情,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离愁别绪的感慨,在唐代诗歌中,离别是一个常见的主题,而刘禹锡的这首诗则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唐代离别诗中的佳作之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