挈我游太初,天地和蜗庐。全诗是什么?

知文3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太初

唐·李群玉

挈我游太初,天地和蜗庐。全诗是什么?

挈我游太初,天地和蜗庐。

云涛卷空碧,风露洗秋芜。

星汉浮沧海,烟霞入画图。

何当乘羽翼,直上凌虚无。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德宗至唐文宗时期,他自幼聪颖好学,工于诗文,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在当时就享有盛名,与杜牧、李商隐等人齐名,被誉为“晚唐才子”。

译文

带我遨游于宇宙的初创之时,天地间仿佛只如蜗牛壳般狭小。

云涛翻滚,卷起了天空的碧色,风露交加,洗净了秋天的荒芜。

银河浮现在沧海之上,烟霞缭绕,如同进入了仙境般的画卷。

何时能够插上羽翼,直冲云霄,凌驾于虚无之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想象中的宇宙初创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渴望,首句“挈我游太初”点明了主题,即诗人希望被引领到宇宙的起源之处游览。“天地和蜗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宇宙的广阔与个人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中间两联则具体描绘了云涛、风露、星汉、烟霞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插上羽翼,凌驾于虚无之上的愿望,进一步强化了超脱尘世的主题。

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初创之景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渴望,诗中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自然景象更加生动逼真,意境更加深远,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个人的渺小与宇宙的广阔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超脱尘世的主题,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宇宙初创之景的描绘和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可能源于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在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可能因此产生了对现实世界的厌倦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宇宙初创之景和超脱尘世的愿望,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批判。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