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登北固山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沧海屡清浅,兴亡如合符。
(注:“沧海屡清浅,兴亡如合符”并非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原句,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做虚构处理,以展示如何围绕关键词创作及解析一首古诗。)
作者简介
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唐玄宗时期,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个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虽然传世作品不多,但《次北固山下》等诗篇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广为流传。
译文
在青山之外,我踏上了旅途,乘坐的小舟在碧绿的江水前缓缓行进,潮水涨满,两岸显得更加开阔,风顺帆正,高高地悬挂着,直指远方,夜幕还未完全退去,海上的日出已悄然升起,江南的春天仿佛提前进入了旧年的时光,看那沧海桑田,时而清澈浅露,历史的兴亡更迭,就如同预先设定的符契一般,准确无误地应验着。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北固山的壮丽景色,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前六句以景起兴,展现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后两句则直接点题,以“沧海屡清浅”比喻世事变迁,以“兴亡如合符”强调历史规律的必然性,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沉思。
赏析
本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前六句以景寓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为后两句的议论铺垫了基础,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与历史变迁相结合的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入到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之中,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含深意,特别是“沧海屡清浅,兴亡如合符”两句,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理性预期。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但我们可以设想,王湾在游历北固山时,被眼前的壮丽景色所触动,心中涌动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他或许在思考着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他借景抒情,将所见所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既描绘自然美景又富含哲理思考的佳作,通过这样的创作,王湾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情,也向读者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勇于面对未来的生活态度。